去年底就服法四十六條修法,明訂雇主聘僱外國人從事家庭看護工作,被看護者凡年齡滿八十歲以上,或七十歲至七十九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者,得免經醫療機構之專業評估。勞動部7月3日預告相關子法法規修正,包括「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藍領審查標準」、「轉換雇主準則」,預告期十四天,明定重症優先原則,預計今年七月底上路。延伸閱讀《80歲以上免巴氏量表聘外籍看護,輕重症分流7月底上路》
外界擔憂相關措施上路後,恐排擠急需照顧的重症或失能家庭,衛福部長照司表示,持續準備後續行政程序與人員訓練;社福團體則擔心外籍看護會流動到亞健康長者,使得臥床或重症者將受排擠。
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考量新制上路後,部分民眾可能需要地方政府的申審人員協助申辦,行政程序已在準備中,一定會保障重症民眾申請相關權益。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周道君則說,各界擔憂外籍看護會「避重就輕」,優先挑比較容易照顧的個案,導致照顧需求較高、重度失能者的需求遭到排擠,衛福部以長照司作為主要窗口,持續與勞動部討論因應作為。延伸閱讀《80歲以上免巴氏量表聘外籍看護,預告案以重症家庭優先》
醫師:需明確定義重症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陳龍表示,過去曾碰到病人接受巴氏量表評估未達標準,無法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屬苦求放行的情景,現在確定八十歲以上免評,減少醫師面臨這類處境的壓力。不過,若是要重症優先、分流,可能需要明確定義什麼是「重症」,例如公告疾病名稱、嚴重程度,以免病人家屬為了快點排到隊又在診間上演跪求畫面。
社團:已有人加錢搶看護
老人福利關懷協會理事長蔡鴻鵬指出,取消巴氏量表可讓外籍看護照顧獨居長輩,陪聊天走路,避免在廚房或廁所發生意外,其兒女不用提早退休返家照顧;但外面早就在加錢搶看護,新制恐對醫院、重症、長照或安養機構造成排擠效應,臥床、重症者需更多配套協助。
照顧植物人的創世基金會擔心,新制上路後,未來更難聘人,畢竟機構的服務對象都是重度臥床者,看護工會選較輕鬆的工作,目前尚無對策,只能遇到情況再說。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認為,現行可採長照管理工具CMS,透過照顧管理專員整合評估,七到八級重度再提供看護,避免漏接真正的需求者。延伸閱讀《巴氏量表是什麼?如何申請巴氏量表?免評巴氏量表條件有哪些?》
盡量維持2個月申請時程
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蘇裕國指出,現行流程從申請到引進,平均時程約二至三個月,先前預估新法上路後,可能新增十萬聘僱需求,目前希望透過各種行政流程,維持重症家庭申請的二個月時程,不要因塞件而延長。延伸閱讀《80歲免巴氏量表,非重症恐等3個月》
【分享文章來源 2025/7/4 自由時報】
巴氏量表 滿80歲免巴氏量表 外籍看護 申請外籍看護補助 移工 農業移工申請 回收業移工申請 營造業移工申請 長照 失智 勞動部 惜福人力 A級仲介 人力仲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