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紓解急診人潮大爆發,衛福部日前要求勞動部開放資深移工及僑外生,擔任中階護佐以補實人力,還將薪資拉高至3.4萬元。不過,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不滿表示,政府沒有正視護理人員的困境,反而推出治標不治本的政策,並提出3大建議,呼籲政府立即改善現況。
衛福部日前提出,開放來台6年以上的資深移工及僑外生等,可留住擔任「中階護佐」,執行因疾病住院所需身體清潔、進食、活動等輔助照護業務,並提高薪資門檻至3.4萬元,以改善醫院缺少的人力。
然而,護師工會今天(10日)發聲明,對此政策表達深切憂慮與不滿,批評政府不但未正視護理人員真正的困境,反而繼續推出治標不治本的政策,最終只會加重護理臨床現場的負擔,卻無助於真正改善護理環境。延伸閱讀《看護移工轉中階護佐,近期將預告,解醫院缺工,薪資門檻3.4萬》
護師工會也提出3點建議,首先「確立合理的護病比並強制落實」。公會表示,護病比長期未能明確規範,導致護理人力嚴重短缺,超額負荷都已是日常,政府應該制定強制性護病比標準,確保護理人員工作負擔合理,提升照護品質。延伸閱讀《鐘點移工搶飯碗,勞動部:本國照護人力不敷使用》
其次,護師工會指出,「提高醫院違反勞基法的罰則」,許多醫院違法超時工作,變相剝削護理人員,卻未受到應有的懲處,政府應加重違規醫院的罰則,確保護理人員的基本勞動權益。
最後,護師工會續指,「提升護理師薪資與待遇」,護理師的薪資長期偏低,與勞動強度極度不符,成為護理人員流失的主因,政府應積極推動薪資改革,提高護理師的基本待遇與福利,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護師工會質疑,政府每次稱要改善護理環境,但所有政策都只圍繞著醫院與全聯會的利益,這次的中階護佐政策,也只是另一個將護理問題外包、規避真正改革的手段,「為何政府總是選擇繞過核心問題,而不是直接解決護理環境的根本困境?」延伸閱讀《巴氏量表是什麼?如何申請巴氏量表?免評巴氏量表條件有哪些?》
護師工會強調,嚴正要求政府,即刻落實護病比標準、強化醫院違規罰則、提升護理人員待遇,否則台灣護理崩潰的那天,將由政府與醫院共同負責。
【分享文章來源 2025/3/10 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