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未達失能的病患、身障者,若臨時有緊急的照顧需求,現有的長照制度難以提供幫助,只能由家人、親友請假照顧。勞動部規劃俗稱「鐘點移工」的「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第一波選定的6家試辦單位,正積極招兵買馬,雖然各方的反對聲浪不斷,但仍預計3月底前實施,原因就是現有照護人力已不敷使用,社會的確有極大的需求。延伸閱讀《「鐘點看護移工」6家合格名單揭曉!勞動部拚3月底正式上路》
根據勞動部資料,截至2025年1月底,外籍看護工人數已破25萬人,其中22萬8,448人為家庭看護工、占比達91%。而本國籍居服員的人數,根據衛福部2023年10月底的統計,受過專業訓練、任職於居家式長照機構的居服員約5萬人,主要提供長期照顧居家服務。
鐘點移工3月底上路,採一對多服務方式
勞動部官員指出,目前國人若有家人生病需要照顧,管道包括住院的時候聘請看護。若符合長照資格,可申請「長照2.0」的服務,由本國籍居服員到家中協助,因有政府補助,收費標準相對便宜;但若「長照2.0」提供的服務時數不夠用,就得申請自費居服服務。根據市場行情,自費聘請看護、照服員,鐘點時薪約在280元至500元,半天(12小時)費用約2,000至3,600元,全日(24小時)費用更高達2,400至5,000元,且未必請得到人。延伸閱讀《「鐘點看護移工」3月底上路,4小時收1000到1250元》
官員分析,隨著台灣人口快速老化,不少家中長者雖符合聘僱家庭看護工資格,卻可能因不要外人入住家中或沒有全日照顧的需求而不聘用,更有已聘僱移工但有空窗時間,或是屬於輕度失能平日可自理;但偶因緊急狀況,急需臨時的照顧人力,卻難以找到資源,因此規劃「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讓符合資格者,需要幾小時就預約幾小時,服務全自費,採「一對多」服務方式,由陪伴照顧工作者至家中提供照顧服務,收費方式則由試辦單位依據營運成本、市場行情訂定。延伸閱讀《家裡有請外籍看護也能申請長照補助》
本國居服員應接不暇,不會排擠就業
至於「鐘點移工」是否會搶了本國居服員的飯碗?勞動部官員肯定地表示「不會」。官員指出,本國居服員目前仍以承接「長照2.0」派案為主力,有餘裕才會承接自費服務,但「長照2.0」派案早已應接不暇,許多有需求的民眾,經常抱怨難以預約到時段,或是有補助的時段用完,有錢也訂不到更多的時段。延伸閱讀《巴氏量表是什麼?如何申請巴氏量表?免評巴氏量表條件有哪些?》
外界質疑「鐘點移工」初估單次4小時服務收費約1,000至1,250元,「移工薪水高過國人」。勞動部表示,未來「鐘點移工」實施後,收費標準由試辦單位依營運成本,包括移工管理、食宿、教育訓練等訂定,擔任陪伴照顧工作者的移工,適用「勞基法」領取月薪,相關的收費並非直接進入移工的口袋。延伸閱讀《民怨:請個看護移工為何這麼難?80歲免巴氏量表遲未實施》
【分享文章來源 2025/3/3 自由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