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出,國內失智症患者中,輕度以下占6成。為調配資源,衛福部長照司擬明年起調整失智據點補助對象,將中度以上患者轉至日照等長照服務,讓長輩獲得更合適照顧。
衛福部長期照顧司司長祝健芳今天出席台灣失智症協會「2024國際失智症月開幕記者會」並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國家衛生研究調查發現,國內失智症患者中,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等級為極輕度、輕度(0.5到1分)者占整體6成,但目前全國失智據點僅500多個,服務量能有限,因此除積極布建,也同步進行資源盤點。
祝健芳說明,目前失智據點1萬2000名使用者中,有約840人CDR評估為中度(2分),且可能已伴隨失能情況、或有情緒困擾;但考量失智據點較缺乏空間規範,人員訓練也僅接受數小時的失智照顧訓練,因此已與地方政府溝通,希望協助輔導個案轉到比較適合的場域。延伸閱讀《失智症評估輕度,免巴氏量表可申請外籍看護》。
祝健芳指出,尤其目前日照中心服務量能仍有約3成空間,且有人力配比、專業等規範,因此希望透過個管人員與家庭工作,選擇對長輩更好的照顧場域。
失智據點部分,祝健芳說,今年服務申請作業須知中,已請據點協助,在年底前媒合CDR達2分以上且長照需要等級第4至8級者到其他長照服務機構;並預計明年起不再針對這些個案提供補助,但據點仍可用自身經費持續提供服務。
資源布建部分,祝健芳說,針對失智伴隨有情緒障礙困擾者,今年推出「權責型失智據點」提供協助;並針對全台4000多處巷弄站的工作人員,提供失智基礎8小時訓練完訓獎勵金,讓沒有情緒困擾的失智症患者,也可到巷弄站活動,多方提升極輕度、輕度失智者的社會參與可近性。
「作為任何服務的使用者,我們也不是人家規劃了就會覺得合用。」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指出,絕對支持精準布建資源,但認為還是要維持自主性和基本選擇性;且必須確保個案有地方可以去,如何自失智據點轉銜接到其他長照服務,非常重要。
目前個案為何選擇關懷據點而不是日照中心,陳筠靜說,不可諱言經費是一大原因,因為關懷據點不需要費用,但日照中心有部分負擔。另一方面,不少家屬認為日照中心較強調照顧,而關懷據點課程多元,在整體彈性、活動安排上,有較強的認知促進效果,因此認為較適合長輩。
【分享文章來源 2024/8/29 udn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