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112年底移工總數75.3萬人,印勞居冠,一般營造71人,旅宿業移工未有新進度

2024-01-24

由於缺工,產業與社福移工聘僱資格陸續調整鬆綁,移工在台總數屢創新高,截至 112 年 12 月底,移工在台總數已達 75 萬 3,430 人、較 111 年 12 月底人數增加 2 萬 5,349 人,其中印勞在台人數居冠;另新鬆綁的一般營造業有 71 人。

台灣勞動力面臨少子化、高齡化,因應缺工 問題,勞動部除全方位推動本國勞工就業方案,包括青年就業、中高齡及高齡就業、婦女 就業等,希望能將勞參率提升外,同時也鬆綁 產業與社福移工政策。

勞動部陸續鬆綁調整移工政策,112 年 6 月 調整一般營造、農業、製造與機構看護,預估 增加 2.8 萬名移工,又 10 月中公告初次申請家 庭看護工增三大多元認定方式,預估增加 2 至 3 萬名;另勞動部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 組開會同意經濟部試辦特登工廠申請,定額給 予移工 6 千名,由經濟部先行審核雇主資格與 分配額度,將於 113 年 3 月 16 日至 5 月 15 日 受理。

近期還有外界關注的旅宿業移工一事,觀光 署日前已有再送補充報告,說明薪資待遇、挑 工、有無衝擊中高齡與二度就業等,據了解, 旅宿業開放移工將會由行政院主導,再由勞動 部與交通部等討論協商,截止目前尚未確定開 會時程。 根據統計資料,截至 112 年 12 月底,移工在 台總數 75 萬 3,430,產業移工 51 萬 9,125 人、 較 111 年底增加 1 萬 2,902 人,社福移工 23 萬 4,305 人、較 111 年底 1 萬 2,447 人。

依開放行業別分,營造業分為「政府重大公 共工程」人數有 1 萬 9,965 人、「重大投資營 造業」3,589 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 6,201 人與 1,680 人,另新開放「一般營造業」已有 71 人;船員有 1 萬 2,062 人、較 111 年底增加 812 人。

製造業以「三 K 行業專案」33 萬 9,079 人最 多,較 111 年底增加 3,815 人;「屠宰工作」 有 2,241 人,較 111 年底增加 290 人;「農、 林、牧或魚塭養殖工作」有 3,446 人,較 111 年底增加 1,690 人;「外展農務工作」有 1,720 人,較 111 年底增加 921 人;另「附加移工」 有 12 萬 509 人,則較 111 年底減少 2,666 人。

「養護機構看護工」有 1 萬 8,158 人,較 111 年底增加 1,465 人;「家庭看護工」21 萬 4,256 人,較 111 年底增加 1 萬 612 人,及「家庭幫 傭」1,891 人,較 111 年底增加 370 人。

依國籍別,印勞有 27 萬 2,855 人居冠、較 111 年底增加 2 萬 2,741 人,其次是越勞 26 萬 3,263 人、與 111 年底相比增加 7,081 人,其餘依序 是菲勞 14 萬 9,371 人較 111 年底減少 5,435 人, 泰勞 6 萬 7,939 人與 111 年底相比增 963 人、 馬來西亞 2 人較 111 年底減少 1 人。

【分享文章來源 2024/1/23 外籍勞工新聞通訊社】






申請印尼看護找惜福,履歷多、進度快、有保障!

長期專屬合作印尼學校招募、培訓人才,提供充足人選和履歷;國內外流程定期追蹤,讓雇主掌握進度。

國外引進印尼看護只要2萬;承接立即有人,詳見「2024申請外籍看護仲介費多少?引進印尼看護只要2萬!惜福人力費用公開透明,5個月責任期+免費換人!

了解更多放寬申請看護條件、申請巴氏量表 0800-090-149 惜福人力我幫您,全台服務,或私訊「惜福人力仲介」FB粉絲團小編。


延伸閱讀

巴氏量表是什麼?如何申請巴氏量表?免評巴氏量表條件有哪些?

失智症評估輕度,免巴氏量表可申請外籍看護

勞動部放寬四大產業聘僱移工申請資格懶人包

外籍看護漲價了?家事移工薪資調漲、雇主申請補貼懶人包

申請印尼看護要多久?國外引進作業流程大公開

【人力仲介推薦】惜福人力集團品牌12優勢,A級人力仲介,安心首選

惜福人力集團 台北順福人力 宜蘭惜福人力 高雄平安人力 嘉義滿福人力 台中興順人力 人力仲介推薦 外勞仲介推薦

A級仲介 台北人力仲介 宜蘭人力仲介 高雄人力仲介 台中人力仲介 台北外勞仲介 宜蘭外勞仲介 高雄外勞仲介 台中外勞仲介

申請外籍看護 申請外勞看護 申請移工 申請外勞 外籍看護薪資 外勞看護薪資 申請外勞費用 申請看護費用

巴氏量表 放寬巴氏量表 巴氏量表放寬 申請巴氏量表 巴氏量表醫院 長照補助 失智症 失智請外勞 身心障礙請外勞

申請營造移工 申請營造外勞 民間營造業移工 土木工程營造移工申請 農業移工 農業外勞 
Top